本會會長季艮宗長簡史

香港徐氏宗親會會長

徐季良

        季良會長原籍浙江紹興,浙江大學出身,志向遠大,富有國家民族思想。堅定認為國家富強,必須振興工業。早年在返粵設廠,從事工業,精於設計,發展迅速。「八、一三」戰事爆發,被毀於炮火之中,戰事激烈,避難來港,創設大華鐵工廠,生產軍用品,行銷世界各地,出品精良,聲譽日隆,旋因太平洋戰事告發,日軍佔擾香港,財產又被毀於一旦,數年心血,盡付東流。一九四五年抗戰勝利,香港重光,收拾殘局,重振旗鼓,轉瞬恢復自觀,出任香港唯一慈善大機構東華三院主席,香港政府建設華人諮詢顧問委員會委員,秉慈善救濟組主席。時值此後,瘡疫滿目,哀鴻遍野,市面蕭條,百廢待舉。乃竭力協助政府,舉辦救濟工作,以工代賑,安定民生,復興工業,繁榮社會。其時復有兩廣地區,遭逢水災,災情嚴重。以急公好義之精神,奔走呼號,籌集鉅資港幣二百萬元,親赴災區賑濟,及與當局協商善後工作,受惠災黎,數以百萬,一時義舉,獲得世人的敬仰!

  • 1920年代,畢業浙江大學
  • 1935年,在廣州創辦大華鐵工廠。在上海創建強華實業公司。
  • 1945年,香港復興華人諮詢委員會委員兼慈善救濟組主席,救助僑胞
  • 1945-1947年,1945-1946年任東華三院首總理、1947年任東華三院主席。
  • 1947年,兩廣水災,籌集義款200萬元,救濟災民。
  • 1950年創辦中國象棋會。1953年創辦蘇浙小學,國語授課。1958年創辦蘇浙公學
  • 1965年有份倡建中山圖書館,中國文化協會名譽顧問。
  • 1978年創辦沙田蘇浙公學
  • 1982年創辦葵涌蘇浙公學
  • 興辦慈德診療院及屯門安老院。
  • 曾任中大新亞書院校董。

在服務社會方面:以慈善教育為主,出錢出力,勞怨勿辭。歷任國際獅子會香港分會創辦人及首屆會長,跑聽街坊福利會首屆會長,搪瓷工業公會理事長,鋁業公會理事長,中華廠商聯合會名譽會長,蘇浙旅港同鄉會理事長,徐氏宗規會會長,蘇浙旅港同鄉聯誼有限公司會長,振邦大廈業主立案法團主席,中文大學新亞書院童事會董事,蘇浙公學及蘇浙小學校董會主席金監督等主要重責。對於蘇浙旅港同鄉會,尤為聚精會神,全力注意發展,出錢出力,以身作則,凡有號召,如斯應審,得蘇浙旅港人士一致支持,連任理事長達三十年。在自置之美輪美奐會所內,設置高級餐廳,備為會員餐叙聯絡中心。在北角開設有內外科、眼科、齒科、實驗室、X光室等設備優良,規模偉大的慈德診療所,收費低,為貧病服務。一九五一年創辦蘇浙小學於北角道,管教認真,成績優異,為教育當局重視。

季良會長器量過人,作事有遠大之抱負,精力充沛,智慧明敏而堅毅。嘗云:應以歷史人物作示範,始足以啟示後昆。旅港三十餘年,在個人事業上,創設大華鐵工廠,並在台灣、新加坡、英倫等處設立分廠,為大華集團之機構,自任董事長。另擔任香港榮豐化學工業有限公司董事長,榮樂豐有限公司董事長,香港華人銀行永遠董事,遠東保險公司董事,港台貿易公司董事,美新國際貿易公司董事,台灣手套廠有限公司董事,台灣鑫新化學纖維紡織有限公司董事,馬來西亞達新維有限公司董事等等。其事業之發展遍及中外,為香港工業界之翹楚,最成功人物之一。

一九五四年獲得政府撥地,在清華街興建蘇祈公學新校舍,開辦中學。由於樹立了優良校風,中英並重,文理並重,提高學業水準,成績卓著。一九六七年復獲政府在北角寶馬山道撥地七萬餘尺,興建規模宏偉的校舍,建設費用達港幣一千萬元,巍峨魯舍,臨立於半山區,收容學生連原有中小學人數共達七千餘人,每年會考成績高達百分之九十八以上,每有課外活動,校際各項比賽,無不獨占鰲頭,在香港私立學校中,無出其右者。一九七五年又獲政府在九龍油塘及新界葵涌兩地區,各撥地六萬尺,擴辦分校兩間,並將寶馬山道及華街原有兩間校舍,再加建兩層,加以擴充。此項建設費總預算港幣二千八百萬元,現正加緊施工中,完成後,共計可容納學生一萬二千人,對香港中等教育之發展,固得到極大之幫助,亦足見季良會長熱心教育,服務社會之偉大貢獻。因此蘇浙旅港同鄉會理事同仁,為之鑄立銅像於寶馬山道蘇浙公學大堂,以紀其功。蘇浙為文人淵藪,且有無數富豪,但非有大氣魄、大手筆如季良會長者為之前導,「蘇浙旅港同鄉會」,未必能有今日「唯我獨拿」之美譽,此其所以偉大也。

轉 戴

蔣院長經圈先生手「守父一月記」一文,處皮可見 總統蔣公的俾大思想,人格和精神。而且情孳理舉,可以振人心,拒邪說。 薪院長畫忠畫孝,尤堪鈥投。本含仓長李良有見及此,特印颱萬冊,以廣流停。此粒壯學,實易難得。茲將該文之「前記」特載,以請者。
編者—

前 記

中華民國六十四年四月 蔣公總統之喪,季良遄程回國敬奠,縞素奔喪,奉厝之日,巷哭路祭,金民悲痛!是日固屬我國家民族最悲傷之時,然亦足以顯示 故總統蔣公德業所在,齊光日月,而民衆愛國家,愛元首之熱誠,出自深心。此情此景,非獨近世所無,古亦罕見。 幹總統哲關經國先生隊遭大故,哀痛逾佢,術順與情,移孝作忠,節哀順變,繼承未竟大業,於服喪期中,撰「守父靈一月記」,辭遠而理舉,精微而朗暢,古人所謂「濟文武於將室,宣風聲於不泯。」斯文有焉。季良讀而感泣,亦復感奮。當茲世道澆腐,道德弛廢之際,蔣經國先生之文,可以振人心,拒邪說,使貪儒立。乃爲之印贈萬冊,以廣流傳,并述緣起。 中華民國六十四年五月 徐季良於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