傑出宗親 – 香港徐氏宗親會 https://tsuis.org/hk 香港徐氏宗親會是一個致力於促進徐氏家族成員之間聯繫與交流的組織。1. 家族聯繫,2. 文化傳承,3. 社會服務,4. 教育培訓,5. 年度活動,6. 支持與協助⋯⋯ Sat, 08 Feb 2025 17:10:56 +0000 en-US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6.8 https://tsuis.org/hk/wp-content/uploads/2024/10/logo-fav-150x150.png 傑出宗親 – 香港徐氏宗親會 https://tsuis.org/hk 32 32 2025-02-08 徐成穩師傅功夫表演 https://tsuis.org/hk/2025-02-08-%e5%be%90%e6%88%90%e7%a9%a9%e5%b8%ab%e5%82%85%e5%8a%9f%e5%a4%ab%e8%a1%a8%e6%bc%94/ Sat, 08 Feb 2025 12:08:05 +0000 https://tsuis.org/hk/?p=19361

2025-02-08 徐成穩師傅功夫表演

2025-02-08 徐成穩師傅功夫表演

時間:
地點:

2025-02-08 徐成穩師傅功夫表演

徐成穩師傅以其高超的功夫技藝和深厚的武術文化。他的功夫表演結合了傳統武術的精髓與現代表演藝術的元素,展現出獨特的藝術魅力與力量。

 

在表演中,徐師傅通常會展示多種武術技巧,包括拳法、棍術和刀術等。他的動作流暢而有力,充滿了韻律感,讓觀眾感受到武術的美感與力量。此外,表演中還會融入一些傳統文化的元素,如音樂、舞蹈和服裝,使整個演出更加生動和引人入勝。

 

徐成穩師傅的表演不僅是技藝的展示,更是一種文化的傳承。他希望通過這些演出,讓更多的人了解和欣賞中國武術的魅力,激發大眾對武術的興趣與熱愛。

影片觀賞

]]>
19361
余徐菊霞 https://tsuis.org/hk/%e4%bd%99%e5%be%90%e8%8f%8a%e9%9c%9e/ Tue, 04 Feb 2025 11:54:53 +0000 https://tsuis.org/hk/?p=19242

余徐菊霞

Years of Experience
0
ABOUT US

Your help can save children lives

Quisque vitae posuere libero. Phasellus feugiat erat sit amet dui condimentum imperdiet. Ut at libero nec ligula fringilla dictum sit amet id dui. Integer gravida dolor elit, sit amet vestibulum mi elementum eget. Nullam in nibh vitae magna tempus tincidunt ac sed ligula. Sed ornare eu dui a lobortis in hac habitasse.

MAIN MAIL

info@donations.com

CONTACT US

HELP A CHILD

150 $ / annual

SUPPORT
MEDICAL
HELP

海外宗親

余徐菊霞的新聞故事

(編者按:徐菊霞, 祖藉蕉嶺, 在印尼出生, 是廣東省政協常委、 裕華國產百 貨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余鵬春夫人。 余夫人温文嫻淑, 外秀慧中, 藝術造詣高深, 在海內外畫 壇享負盛名, 成就卓著;此外, 她對同鄉會大小活動都給予極大的財力支持。 本刊特轉載香港 頭條日報報導余夫人之文章, 以饗讀者。

裕華掌舵夫人掀瓷畫風 富人玩意變平民化

頭條日報記者:王錦霞

繪畫可陶冶性情, 人盡皆知, 在瓷器上畫畫 又試過沒有?當年為紓緩喪親之痛, 裕華國貨掌舵 人余鵬春的夫人徐菊霞(Ida)接觸了「瓷畫」, 一碰便愛上, 現更成為香港瓷畫會會長。 瓷畫在香 港算是「新鮮」的藝術,不少人更以為是富人玩 意。 徐菊霞為推廣瓷畫, 特別於國貨公司開班, 令 市民花數百元即可一嘗畫瓷畫的滋味, 令瓷畫更普 及, 不讓歐洲專美。

 

Ida這天拿着畫筆在瓷磚上慢慢雕琢, 專心得 讓人不敢打擾。 只見上面的聖母像色彩繽紛, 栩栩 如生。 見到記者目不轉睛地看着她手上的瓷畫, 她 笑說:「其實要親手在瓷器上畫圖, 不懂畫畫也可 以, 只要你肯花心機去靜靜繪畫。 」

 

在畫紙、 畫布上畫畫, 待顏料乾透, 畫作便完 成, 但瓷畫卻不然。 要使用特製的釉上彩, 上色後 先以約八百度高溫燒約三、 四小時, 再降溫約十至 十二小時後才可取出, 瓷畫最少要經兩次或以上「 加色」和窯燒的過程, 作品才算完成, 而每一次窯燒之後都讓人有「驚喜」。

 

瓷畫(PorclainPainting)的技術其實源自於中國, 於十六世紀末才正式傳 入歐洲, 外國稱為(ChinaPainting)。 經中西文化融合交流, 瓷畫現在被視為 精緻藝術(FineArt)。

 

可惜的是,這種源於中國而反在外國盛行的藝術,目前在香港卻似沒人留 意。 Ida說這是因為港人生活節奏太急, 令他們忽略身邊其實有不少藝術品, 是 可由他們親手製造的。 「很多人以為, 在瓷器上畫畫很難學, 所以便不去留意或 接觸;又或者是大家以為要家中有一個窯, 才能玩瓷畫, 以為價值不菲, 但實情 不是。 」現時, 市面上的電窯, 豐儉由人, 由千多元至過萬元不等, 視乎大小和 產地。

Ida說學瓷畫其實非常容易, 只要使用色彩鮮明的釉上彩, 任何形 狀的瓷器, 杯碟、 瓷磚或骨瓷的表面, 都可染上色彩。 「有經驗的學生 更可以在着色之外, 再加上多種不同的技巧, 例如:加上閃石、 金片、 立體雕花等, 集於同一幅作品之內, 效果就更豐富、 更突出。 」

廉價推廣瓷畫藝術

為了令港人體驗瓷畫的獨特, 現時徐菊霞與香港瓷畫會會員在佐敦 裕華國貨公司開辦瓷畫班。逢星期三、六上 堂,每堂三百元,學員可自己買心儀的器皿 作繪畫之用。「一般要四堂,就可以學到基 本手法了,畫瓷畫要好有心機,我試過朝早 畫到天黑都只完成了一半。 」

 

瓷畫會每年會邀請國際及本地藝術家與 會員分享和交流他們的專長。上月便請了 來自哥倫比亞、擅長精緻裝飾瓷畫的瓷畫家 Beatriz Ramirez 來港切磋, 出自其手的一 幅約畫紙大小的瓷磚畫,因手工精細,圖像 逼真, 現時至少叫價逾萬元。 Beatriz笑言, 她的瓷畫多是為娛人娛已,賣多少錢也是其 次。「在特別的日子,例如:生日、結婚、 周年紀念等送給人作禮物或自製一幅,紀念 價值高,難以與一般用金錢買回來的瓷畫相 比。 」

]]>
19242
香港傑出人物: 徐馬正​ https://tsuis.org/hk/%e9%a6%99%e6%b8%af%e5%82%91%e5%87%ba%e4%ba%ba%e7%89%a9-%e5%be%90%e9%a6%ac%e6%ad%a3/ Wed, 22 Jan 2025 17:45:48 +0000 https://tsuis.org/hk/?p=14294
]]> 18493 故資政徐傅霖先生百齡冥誕纪念特列 https://tsuis.org/hk/%e6%95%85%e8%b3%87%e6%94%bf%e5%be%90%e5%82%85%e9%9c%96%e5%85%88%e7%94%9f%e7%99%be%e9%bd%a1%e5%86%a5%e8%aa%95%e7%ba%aa%e5%bf%b5%e7%89%b9%e5%88%97/ Sat, 18 Jan 2025 13:58:22 +0000 https://tsuis.org/hk/?p=17680

故資政徐傅霖先生百齡冥誕纪念特列

徐傅霖先生史畧

徐公傅霖,字夢嚴,廣東和平人,生於淸光緖五年三月初九日。淸光緖应貢,京師法政學堂畢業,日本早稻田大學法學士 ,性剛介富民族思想,痛淸政腐敗,早歲參加同盟會,從事革命工作,推倒滿淸,建立民國,無役不與。

淸末選任廣東省諮議局議員,力主禁烟、禁賭,其提案首二句有云:「烟賭之患,甚於洪水猛獸。」頭角嶄露於議壇。民國建立,先後任參議院議員、衆議院議員。以其詞令鋒銳,守正不阿,爲朋儕多所敬畏。袁世凱稱帝,首先反對最力,致被袁通緝,列名第一,懸紅十萬元緝拿時有「頭颇有價十萬金。」之新冏。袁倒後,任廣東高等審判廳廳長、大理院院長、司法部部長,爭持司法獨立,維護人權,規範永留人間。對政治主張民主患政,與張君勘組織中國民主社會黨»出任主席。抗戰期間,庸選國民參政會參政員。

民國二十八年冬廣州陷敵,避居孤門,日本首相近衞文磨,派專員神田正雄持遊請信來渙 遊說. 其出任廣東省長,以岡分化,神田正雄雖爲其老友亦不爲所動,立逍嚴詞拒絕。勝利後,選任國民大會代表,恣政實施促進會副會長,主持修訂憲法;幷任國民政府委員,决策中樞。

民國三十七年施行盍政,競選第一任副總 > 中樞遷台,受财總統府資政,光復大陸設計硏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民國四十三年,競選第二任總統。畢生盡瘁國享,致力民主自由,反對共產黨最烈。松柏堅貞,風骨嶙峋。生平公爾忘私,國爾忘家,待人接物,和藹可親,法學家而兼政論家,道德學問,爲世人景仰。着有中國法制史、刑事訴訟法、夢M詩文集等。

民國四十七年一月十二日,病逝於台北,時年七十有八,以一身之外無長物,由政府撥欵治喪,舉行公鑿 明令褒揚,

令文曰:

資政徐傅霖,襟期弘遠,志節堅貞,早遊東瀛,精硏法學。嗣服官政,卓有聲稱,反袁護法諸役,力持正義,罔避危。抗日•軍興,膺選國民客政會客政員,勝利後,任憲政實施促進會副會長,國民政府委員。迭贊廟謨,允孚輿望,中樞遷台,受聘總統府黃政,光復大陸設計硏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其於維護國策,團結民志,貢獻尤多。黃髮蓋猷,方其共濟,速冏捐館»愴悼實深,應予明令褒揚,用示政府篤念耆

賢之至志。此令

 

            蔣中正

行政院院長     陳  誠

中華民國四十七年十月十八日  

]]> 17680 徐立成 “立誠行” 的歷史功德 https://tsuis.org/hk/%e5%be%90%e7%ab%8b%e6%88%90-%e7%ab%8b%e8%aa%a0%e8%a1%8c-%e7%9a%84%e6%ad%b7%e5%8f%b2%e5%8a%9f%e5%be%b7/ Wed, 01 Jan 2025 02:10:19 +0000 https://tsuis.org/hk/?p=17998

徐立成 “立誠行” 的歷史功德

鍾德君-“信誠百貨公司”

與徐立成-“立誠行”的歷史功德

在19世紀40年代末, 鍾德君先生與鍾嘉謀先生父親鍾 喬新在香港新界粉嶺和豐街開設了“信誠號”, 經營糧油食品、 日用雜物、 文具書簿、 火水石油 氣等。乃聯和墟的開埠鼻祖。1950年及1955 年, 由大陸來港的徐立成先生、 李善餘先生相繼 加入,並將公司更名為“信誠百貨公司”。這 樣,“信誠百貨公司”就成了蕉嶺籍和嘉應州 來港人士最理想的落腳地。涂思宗、廖騏、林 傑元、 徐雲勝、 徐成發(均為蕉嶺籍), 甚至李惠 堂、 徐仁壽、 李思允、 魏華強(均為五華籍)等經 常到此聚會。

斯時, 新中國剛剛成立, 羅湖邊境關卡仍未管制, 人員可自由進出。 大批國民 黨政權官吏、 政客、 軍人、 地主、 商賈、 學者等各界人士, 出於對共產黨和新政權 不了解而產生恐懼, 紛紛南遷香港。 條件許可的大多去了九龍、 港島, 很多散居新 界。聯和墟附近鄉村如馬屎埔、石湖村、龍躍頭、黑牌仔、皇后山、軍地、小坑 村、 坪輋、 馬尾下、 高埔、 流水晌、 布格仔、 東角圍、 崇謙堂、 塘坑、 九龍坑、 和 合石、 畫眉山、 雞嶺村等等, 就聚居了不少珠江三角洲廣(州)、 佛(山)、 南(海)、 番 (禺)、 順(德);四邑江門、 新會、 台山、 鶴山甚至江浙一帶的新移民。 初來乍到, 適 逢香港經濟百業蕭條, 他們租地租屋或乾脆自個搭建寮舍, 墾荒耕種菜蔬果作, 飼 養生豬肉雞, 偶或外出做泥水建築粗重雜工, 日子相當艱苦。

 

信誠百貨公司開辦期間, 因貨品齊全, 價廉物美, 待客至誠, 童叟無欺, 深得 原住民和新移民信任, 業務日隆。 其中更重要的一點, 鍾德君先生等股東雖小本經 營, 卻俠義慷慨, 樂善好施, 對家庭經濟確實貧困者, 賖糧賖物, 甚或無息放款以 幫助其子弟供書求學。

 

1960年, 徐立成先生於聯和墟和豐街信誠公司斜對面另外開設了“立誠行”, 同樣經營日雜百貨。 但仍堅持原本的經營作風理念, 待客以誠。

 

據鍾德君先生、 徐立成先生生前回憶, 他們賖貸及未收回借款, 加起來足夠在 當年聯和墟購置三、 四間店舖。

當然, 這不過是他們善舉的一部分。 更重要的, 是他們為海峽兩岸民眾溝通聯 繫, 做過大量好事。

在20世紀50年代至80年代 整整三十多年期間,台海兩岸 仍處於封閉的敵對狀態。跟隨 蔣介石政權去台人員與大陸親 友一水隔天涯,彼此的聯絡唯 一靠香港駁接。

 

“信誠百貨公司”與“立 誠行”就在這特定的歷史階段 擔當起特定的歷史史命。鍾德 君先生、 徐立成先生本著與人為善、 助人為樂的德性, 極佳地扮演好這樣的角色。 他們冒著難 言的風險, 義務替全國各省市約200多名旅台人員及其在內地的親屬轉駁信件, 匯寄生活用款 用物用藥, 墊錢出力, 不計得失, 無怨無悔, 為中華民族民心的凝聚作出貢獻。

 

上世紀50年代末60年代初, 鍾德君先生為僑港蕉嶺同鄉會籌組、 發展, 嘔心瀝血, 傾盡全 力, 錯失了不少投資發財良機。 據其夫人徐祥珍生前憶述, 一次為了籌措經費, 他竟不惜將聯 和墟的一間地舖賤價出售。

 

無獨有偶,徐立成先生也做過類似的“傻事”,80年代初為了香港徐氏宗親會的發展和 救助他人出售了一間舖位。 一向以來, 立成先生對自己極盡克儉, 對親朋及公益事業卻有求必 應,鼎力相助。上世紀80年代初,他以“立誠行”及個人的名義作擔保,申請上年紀原籍國 內各地的台胞四十多人, 經香港中旅社和律師事務所辦理相關證件, 爭分奪秒趕返內地家鄉探 望父母子女。 其中十多位得以見到親人最後一面。 好像蕉嶺縣城西塘的台胞徐新蘭、 徐素文、 徐春圓、 分司井的台胞徐秋菊, 廟下的台胞徐松榮、 徐冬秀, 都趕得及回鄉見到年邁體弱的老 母親, 遂了他們幾十年來的心願。 他們都眾口一辭, 千恩萬謝, 同聲稱讚立成先生善舉功德無 量。

]]> 17998 易庵詩詞稿 https://tsuis.org/hk/%e6%98%93%e5%ba%b5%e8%a9%a9%e8%a9%9e%e7%a8%bf/ Wed, 25 Dec 2024 11:35:31 +0000 https://tsuis.org/hk/?p=18866 全屏幕

]]>
18866
余徐菊霞的新聞故事 https://tsuis.org/hk/%e4%bd%99%e5%be%90%e8%8f%8a%e9%9c%9e%e7%9a%84%e6%96%b0%e8%81%9e%e6%95%85%e4%ba%8b/ Sat, 21 Dec 2024 01:39:38 +0000 https://tsuis.org/hk/?p=17985

余徐菊霞的新聞故事

海外宗親

余徐菊霞的新聞故事

(編者按:徐菊霞, 祖藉蕉嶺, 在印尼出生, 是廣東省政協常委、 裕華國產百 貨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余鵬春夫人。 余夫人温文嫻淑, 外秀慧中, 藝術造詣高深, 在海內外畫 壇享負盛名, 成就卓著;此外, 她對同鄉會大小活動都給予極大的財力支持。 本刊特轉載香港 頭條日報報導余夫人之文章, 以饗讀者。

裕華掌舵夫人掀瓷畫風 富人玩意變平民化

頭條日報記者:王錦霞

繪畫可陶冶性情, 人盡皆知, 在瓷器上畫畫 又試過沒有?當年為紓緩喪親之痛, 裕華國貨掌舵 人余鵬春的夫人徐菊霞(Ida)接觸了「瓷畫」, 一碰便愛上, 現更成為香港瓷畫會會長。 瓷畫在香 港算是「新鮮」的藝術,不少人更以為是富人玩 意。 徐菊霞為推廣瓷畫, 特別於國貨公司開班, 令 市民花數百元即可一嘗畫瓷畫的滋味, 令瓷畫更普 及, 不讓歐洲專美。

 

Ida這天拿着畫筆在瓷磚上慢慢雕琢, 專心得 讓人不敢打擾。 只見上面的聖母像色彩繽紛, 栩栩 如生。 見到記者目不轉睛地看着她手上的瓷畫, 她 笑說:「其實要親手在瓷器上畫圖, 不懂畫畫也可 以, 只要你肯花心機去靜靜繪畫。 」

 

在畫紙、 畫布上畫畫, 待顏料乾透, 畫作便完 成, 但瓷畫卻不然。 要使用特製的釉上彩, 上色後 先以約八百度高溫燒約三、 四小時, 再降溫約十至 十二小時後才可取出, 瓷畫最少要經兩次或以上「 加色」和窯燒的過程, 作品才算完成, 而每一次窯燒之後都讓人有「驚喜」。

 

瓷畫(PorclainPainting)的技術其實源自於中國, 於十六世紀末才正式傳 入歐洲, 外國稱為(ChinaPainting)。 經中西文化融合交流, 瓷畫現在被視為 精緻藝術(FineArt)。

 

可惜的是,這種源於中國而反在外國盛行的藝術,目前在香港卻似沒人留 意。 Ida說這是因為港人生活節奏太急, 令他們忽略身邊其實有不少藝術品, 是 可由他們親手製造的。 「很多人以為, 在瓷器上畫畫很難學, 所以便不去留意或 接觸;又或者是大家以為要家中有一個窯, 才能玩瓷畫, 以為價值不菲, 但實情 不是。 」現時, 市面上的電窯, 豐儉由人, 由千多元至過萬元不等, 視乎大小和 產地。

Ida說學瓷畫其實非常容易, 只要使用色彩鮮明的釉上彩, 任何形 狀的瓷器, 杯碟、 瓷磚或骨瓷的表面, 都可染上色彩。 「有經驗的學生 更可以在着色之外, 再加上多種不同的技巧, 例如:加上閃石、 金片、 立體雕花等, 集於同一幅作品之內, 效果就更豐富、 更突出。 」

廉價推廣瓷畫藝術

為了令港人體驗瓷畫的獨特, 現時徐菊霞與香港瓷畫會會員在佐敦 裕華國貨公司開辦瓷畫班。逢星期三、六上 堂,每堂三百元,學員可自己買心儀的器皿 作繪畫之用。「一般要四堂,就可以學到基 本手法了,畫瓷畫要好有心機,我試過朝早 畫到天黑都只完成了一半。 」

 

瓷畫會每年會邀請國際及本地藝術家與 會員分享和交流他們的專長。上月便請了 來自哥倫比亞、擅長精緻裝飾瓷畫的瓷畫家 Beatriz Ramirez 來港切磋, 出自其手的一 幅約畫紙大小的瓷磚畫,因手工精細,圖像 逼真, 現時至少叫價逾萬元。 Beatriz笑言, 她的瓷畫多是為娛人娛已,賣多少錢也是其 次。「在特別的日子,例如:生日、結婚、 周年紀念等送給人作禮物或自製一幅,紀念 價值高,難以與一般用金錢買回來的瓷畫相 比。 」

]]>
17985
崇宗敬祖盡孝思-徐立誠 https://tsuis.org/hk/%e5%b4%87%e5%ae%97%e6%95%ac%e7%a5%96%e7%9b%a1%e5%ad%9d%e6%80%9d-%e5%be%90%e7%ab%8b%e8%aa%a0/ Mon, 09 Dec 2024 19:24:35 +0000 https://tsuis.org/hk/?p=17928

崇宗敬祖盡孝思-徐立誠

崇宗敬祖盡孝思

台海兩岸架金橋

據不完全統計, 蕉嶺徐姓探玄裔孫在台灣約有5萬餘人, 多為清康熙、 乾隆、 嘉慶年間離鄉。 幾代人心心念念急於尋根。 徐立成顧問洞悉台胞的廹切心願, 利用香港徐氏宗親會和僑港蕉嶺同鄉會 這兩個平台, 在其次子杞富協助下, 通過台灣世界徐氏宗親總會的湖南籍徐光宗先生、 探玄後裔徐結 順先生搭橋, 與台北蕉嶺同鄉會徐德勳、 徐鳳鳴兩位理事長以及蕉嶺東海文化研究會幾位負責人徐必 達、 徐志昌、 徐能雲、 徐杞琰、 徐雲浩、 徐鳳仙、 徐泰麟、 徐習桐、 徐振康、 徐英權、 徐文駒、 徐則 新、 徐敬其、 徐放等頻繁溝通, 外引內聯, 兩岸三地父老鄉親經年共同努力, 終於迎來了破冰奇蹟。

1989年清明節前夕, 第一批徐探玄居台裔孫幾十人, 由徐鳳初任團長、 徐德勳任副團長、 徐結 順任顧問組成尋根祭祖團, 途經香港, 由徐立成、 陳定玉夫婦及其次子杞富引領, 回到蕉嶺拜祭列祖 列宗。 連同參祭的蕉嶺及各地宗親加上圍觀群眾, 總計上萬人之眾, 真是盛況空前, 遠近轟動。 蕉嶺 政府僑務、 外事部門高度重視, 密切配合;廣東電視台、 梅州電視台專門錄製了赤子回鄉尋根祭祖感 人場面。

從此, 旅外探玄裔孫回鄉省祖者紛至沓來, 規模之大、 典儀之重, 不減當年。 1998年3月23日, 中央電視台“天涯共此時”欄目攝製組一行5人專程來到蕉嶺, 拍攝百家姓氏 民情風俗實況, 攝錄了探玄公墓及徐氏宗祠, 並邀得徐立成先生伉儷參加, 將徐老先生為兩岸架金橋 的感人事蹟一並介紹。 同年4月13日21時, 於中央電視台一頻道、 四頻道播放, 歷時10分鐘, 一時 成為佳話。

]]>
17928